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主攻/研究方向: 消化道病理学、软组织肿瘤病理学、骨肿瘤病理学 工作重要履历: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科带头人,广州华银康医疗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优秀博士生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病理医师协会会长(2014-2017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3-2016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诊断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病理学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及编委等。 主持及完成国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863”课题、“973”分题、中德合作及省部级研究课题4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包括N Eng J Med 、Gastroenterology、Gut、Cell Res、Clin Cancer Res、J Pathol、Oncogene、J Proteomics Res等杂志)。 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及国家级、省部级及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共8项。培养和招收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40余名。主要研究方向:肿瘤病理学及肿瘤转移机制研究。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 妇科病理及分子病理诊断 工作重要履历: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院病理科主任、华银病理诊断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养对象、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南方医科大学“国家杰青培育人才”。近5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排列第三)。 从事肿瘤转移机制及转化研究,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国自然及省市级课题等17项,以一作及通讯作者在Gatroenterol、Nature Commun、J Pathol等发表SCI论文28篇,荣获省级以上科技奖2项,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讲座。
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 淋巴瘤、临床细胞学诊断 工作重要履历: 1976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留校任教,1986年获中山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2 -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Center 从事淋巴瘤分子病理学的研修。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招收博士后人员,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专业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委员会淋巴瘤病理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细胞病理学专业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首批优秀教师。 承担了17项研究课题,在J Exp Med 、Tumor Biol、Diagn Mol Pathol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等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副主编及参编专著10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广东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中国杨大望教授基金会临床细胞学事业贡献奖1项、发明专利1项。培养了3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4名,硕士生22名。出站博士后1名。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 消化系统、头颈胸部病理及神经内分泌病理 工作重要履历: 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转移与抗转移,技术特长为肿瘤病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广东省科技计划等省级课题4项,并主持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病理学精品课程网站。主编《现代病理与实验诊断技术》等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2部,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SCI收录1篇(IF3.318)。曾荣获首批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总后勤部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及曾宪梓奖学金,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十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等奖项。 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病理医师协会委员、世界肿瘤杂志编委等学术任职。
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肺癌病理学诊断 工作重要履历: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及南方医院病理科教授,医学博士,总后科技新星,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Executive Director in Digital Biocolor Society,中国体视学学会常务理事(前副理事长),中国体视学学会生物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编委,全军定量病理学专业组名誉组长,广东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广州抗癌协会理事,广州抗癌协会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顾问,广东省转化医学会监事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病理医学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广东省、广州市、教育部和军队医学科研课题 24 项,发表论文 300 余篇,主编及副主编专著 6部。论文和著作他引 800余 篇次,所建立的免疫组化定量理论和方法论文他引 600余 次。获国家专利 5 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医疗成果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4 项等。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主攻/研究方向: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和头颈部肿瘤病理诊断 工作重要履历: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主任,1994年起开始参加肿瘤诊断和研究工作,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和头颈部肿瘤病理诊断中有较深的造诣。2007年先后在美国华盛顿Lombardi Cancer Center和佐治亚大学进行了3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学习掌握了肿瘤诊断和研究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方法。 长期从事肿瘤病理诊断和肿瘤转移机制以及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和头颈部肿瘤病理诊断中有较深的造诣。近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近2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089。有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教授、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病理诊断 工作重要履历: 1985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91年7月获硕士学位(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专业);98年7月获博士学位(第一军医大学消化病专业)。一直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在临床病理外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课题、广东省基金及广东省卫生厅课题等,参研各级别课题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神经病理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病理学会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病理医学管理分会常委等学术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病理诊断 工作重要履历: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副院长。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病理研究杰出青年奖、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病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UT、Clin Cancer Res 等SCI 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2 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614,总影响因子110,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2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8.722,总影响因子8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课题5项,相关成果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 肿瘤病理诊断,擅长胸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病理学) 工作重要履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副主任,2001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在南方医院病理科工作期间,负责肿瘤分子病理的诊断工作,指导多名进修生及病理学研究生的病理取材及病理诊断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病理学,尤其是结直肠癌发生及转移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并专长乳腺病理诊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项目1项,此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SCI期刊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生物标志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胸部疾病学组(筹)委员。